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人民币收藏资讯 > 胡贤光:广州湾民俗文物收藏第一人

胡贤光:广州湾民俗文物收藏第一人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9-07 02:12:29 浏览 503 次

  2014年1月在市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位于赤坎和平路广州湾历史民俗馆正式免费向市民开放,该馆的主题是“以史为鉴,自强不息”,展示法租借广州湾时期(1898年-1945年)的实物、图片、图表配以简练文字解说,迄今乃是我市“广州湾”历史民俗唯一展馆,也是一个免费对外开放宣传湛江的公益历史民俗馆。

胡贤光在打理民俗文物。
胡贤光在打理民俗文物。

  馆长叫胡贤光,从小对“广州湾”有着特别情结,收藏有关的藏品已达1000多件。日前,记者采访了他,跟他一起回忆有关“广州湾”历史风情。

  痴迷收藏 只因对广州湾历史情有独钟

  今年63岁的胡贤光,祖籍浙江绍兴,抗战时,他爷爷胡静澜举家逃难来到“广州湾”,在赤坎海边街(今民主路)开设联合书局。“我生于湛江,长于湛江,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从小便听父辈们讲述抗日战争逃难‘广州湾’那段艰难历程,于是对‘广州湾’有一道不可磨灭的记忆。”胡贤光说道。

  胡贤光发现,在湛江本土的民俗文化中,名流前贤、重要建筑、知名物品,都有较详细的载录和保护。相反,一些“名头不大”、“价值低微”的东西散落在民间,如诗书画印、照片、手稿遗作、文字资料,还有那些老家具、老瓷器、老用品用具等,基本被忽略、被遗弃。于是,他萌发寻找挖掘广州湾民间民俗文化物品的想法。

  数十年来,胡贤光利用业余时间,冒着严寒酷暑,寻踪觅迹不停顿地走街串户,甚至踏遍周围县区的藏友家,不管在市区还是农家渔夫,只要有一点信息,他都不放过。“记得有一批‘广州湾’时期的票据,我先后花了二年多时间软缠硬磨,登门十多次,感动了藏家才转让给我。”胡贤光对记者如是说。

  将一生的精力与积蓄投入收藏民俗文物中

  为什么要建这个民俗馆?胡贤光告诉记者,“广州湾”时期,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交叉、融洽,从城市规划、楼房建设、装饰用料到日常生活用具,再从行政区域、法律法规、文化教育、文艺娱乐、民俗民情等,都有直观性的体现,构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有感于此,他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去实施。幸运的是,胡贤光的努力,也得到很多收藏界、文化界、学术界的朋友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在各个方面给予他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有些藏友被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还无私地赠送物品和资料。如美国学者Joel Montague先生,当了解到湛江筹建“广州湾历史民俗馆”时,马上在海外花钱通过拍卖行收购了一些有关“广州湾”的文物,如“法兰西共和国十字军战士勋章”、“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勋章”、“1914年法国日历”、“法属印度支那客邮”、法国100年前的广告画等捐赠给广州湾历史民俗馆,丰富了展馆的藏品。

  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胡贤光在收藏的同时增长了不少相关知识。他收集了不少珍贵的“广州湾”民俗文化用品和图书资料。他对记者说:“这些年我把精力和积蓄全部投入这一工作中,从收集、整理到建馆,虽然经历艰辛,但在我人生中,能够为社会尽一份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吸引中外来宾参观

  胡贤光的努力得到回报。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在2014年成功建成,该馆展出了“广州湾”时期各种民间民俗物件1000多件。民俗馆的建成、开放,勾起了许多市民曾经的记忆,更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友人、学者的关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通过对这段历史和相关实物原始资料的研究了解,对“广州湾”历史有着学术上的研究和直观的认识。

  记者了解到,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自开放以来,接待了香港美国商会、香港黄埔军校同学会、法国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美国共同基金集团、香港社团总会、香港湛江同乡会、美国PBS电视台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的游客等。

  接待了费成康教授、司徒尚纪教授、沈定庵先生、崔永元先生,钱文忠教授、汤漳平教授、陈一珠总编辑、抗日名将陈明仁将军后人、李以匡将军后人、李汉魂将军后人等知名人士和第十四届广东省运动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等。

  民俗馆开办后,香港凤凰电视台、佛山电视台《古董》节目组、广东省电视台《今日一线》节目组、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组、法国巴黎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和美国PBS(公共电视台)联合摄制组先后到馆拍摄专题片。

  《广州湾钩沉》一书勾起那段尘封的历史

  历史民俗馆建成开放后,胡贤光有了新的计划,就是出版一本有关“广州湾”的书籍。他告诉记者,他经常遇到一些移居外地的湛江人,尽管人在他乡,但乡愁和乡情促使他们对家乡怀念不已。这种眷恋和感情来源于故乡特有的魅力,他们迷恋的不是现代化都市的高楼大厦,而是赤坎、霞山那别具一格的大街小巷、水井阶梯和骑楼洋房。

  胡贤光表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这段历史愈发深思。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广州湾”时期的档案资料、文献实物极为匮乏,严重妨碍了中国近代史之广州湾历史的研究。故此,“广州湾”历史尽管是一段苦难的租借史,但应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的态度,认真做好对“广州湾”历史文化的保护、抢救和传承工作。否则,它将会如水土流失一去不返,永不再生,湛江的历史也会因此而断层。他说,“于是我和其他文化人士萌发了要出版一本比较客观、准确反映湛江‘广州湾’时期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书籍的构思,让市民能够更多、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这段历史。”

  《广州湾钩沉》一书2015年11月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分“古埠商市”、“名人踪旅”、“岁月留痕”、“1898年法国外交部殖民地年鉴”四个部分,近100篇文章。该书通过介绍具体史料和实物,配以图片,融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介绍“广州湾”当年的人、事和物,内容涉及“广州湾”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民间民俗等多个方面,全书共13万字,图片288张。它是一部介绍“广州湾”情况,还原“广州湾”的实用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