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收藏热点 > 微型的雕塑----钱币

微型的雕塑----钱币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7-14 08:15:25 浏览 288 次

    在人类认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若许多的“熟视无睹”和“忌讳”与“避讳”。钱币不但具备雕塑审美的基础要素,同时具备许许多多门类的艺术要素,比如音乐,比如书法,再比如绘画和建筑。甚而至於,我们在钱币的海洋里,还能勾稽到钱币与筮乩与占卜的神秘文化的特殊符号作用;同时,我们发现:钱币在古往今来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流通易市、交换通兑的工能之外,还背负着丧葬入殓以及婚娶呈祥的民俗文化的具体作用。钱币是可以交通人神、通络阴阳的,它的这种工能不只体现於客观生活的日常实用,同时体现于钱币的表面和表相。在古代医学的典籍里,我们甚至都不难勾稽出“以铜泉刮毒”(刮莎)、“煎骨贝、疗疮疥”的《泉本草》。钱币具有无限丰富的审美蕴藉和精神蕴藉,通过对钱币美的归类以及钱币美的质量的逐一断析,我们从纵和横两个方面,结构平实朴茂、厚重工稳、入世近俗的钱币审美体系!由这些方方面面的认识可以推得了出,钱币其实就是微形的雕塑!
       它所具备的审美条件与布鲁克圣殿和西周的司母鼎,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它所提供的审美样式更其为丰富罢了;所不同的只是钱币以数量相对于古老的以力量为表现特征的古器古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钱币的物质效用淡释了钱币的精神存在,使其精神沦落为市侩市井、商贾豪绅的财富计量;在世界范围内,钱币都明里暗里地成为文艺家和思想家鞭苔的具体对像,而把所有人类的物质欲求,不辨善恶地归罪於钱币则显然是不公平的。
     钱币是美的,是善的,是真的;钱币是真善美的。钱币确确实实地具备了雕塑审美的所有要 素。这样,我们还是不得不无奈地承任钱币美的存在,而且存在了至少五千年以上的时间。 前面我们说过,美是无处不在的,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钱币审美的历史又有几千年的历史呢 ?可以说,无稽可考。或者说,在故往的泉家眼里,历代钱币只是一个繁若星海的浩渺天空 ,它是美的,是令人嗟叹、发人幽思的。但是,他们没有考稽钱币美的依据,更没有对钱币 进行审美归类,使每一枚钱币都焕发出创造者的体性特质和深刻蕴藉。这里所说的“体性” ,就是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所讲的“八体”,往宽泛里说,它也式微和别裁了司空图 《诗品》所含盖的“二十四品”特征。不论就内容还是形式而言,“体性”都是两个绝对独 立的意义构成:“体”是创作和创作者的涵意,而“性”绝对是风格、个性以及可供欣赏的 审美特色;我们借助中国历代钱币这个“体”,寻访和踏勘钱币之“性”的正和奇、隐和显的美的特质;寻访钱币的风骨和体势,逐步探寻构成钱币精神世界的艺术化特征。这里我提到了钱币的精神特征。
我研究钱币美的特质,并不是苟同富绅,也不是邀宠市井;我们对人类的物欲追求、利市观念,保持着必要的、高度的警觉。我是清贫的,清贫的中国知识分子。对钱币的物质工效和利益尘嚣的流通作用,我不去对它作深刻的考稽和研究。我本着“远尘”和“脱俗”的理想态度审美钱币,结构崭新的、剔除了利欲的钱币审美体系。在石涛《画语录?远尘篇》里有这样的记载:人为物蔽,则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我们的研究,力除“外物”对我们的精神“使役”,荡涤尘虑俗念对钱币的局隘理解,进入渊源流长、无限广阔的钱币自然美、社会美、人生美、艺术美的客观审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