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收藏热点 > 陶器和皮革制品不会过时

陶器和皮革制品不会过时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9-18 07:45:23 浏览 222 次

 

  陶器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发展元素之一,从人类发现火的存在,到利用陶器取水煮饭,再到现在的数码时代,陶器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西藏的制陶业也是西藏民族发展脉络的代表,与同样是西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皮革制品一样,这两类手工技艺,可以从侧面看到藏民族的生活发展历程。

  据资料记载,西藏的手工制陶约有5000年的历史,人们用枝条编织为胎,涂上泥巴在火上烧烤,或是用泥揉捏成想象中的器物,再放入火中烧烤……一件又一件器具从火焰中走出,慢慢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陶器是西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香炉、碗、碟、缸、酒具等,在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藏族人家里,陶器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一个家庭里最为普及和讲究的工艺品。

  对藏族同胞来说,制陶就是家门口的事情。制陶的原材料基本就在村落的附近,每天,制陶人从村外的旷野、河边或草地挖出草皮,带回家晒干。从村外的山坡上挖取红粘土,以石锤砸碎过筛,再掺入一定量的石英粗沙或云母矿砂,制成陶泥,在外面堆放两天以上便成为制陶的基础材料了。

  然后,把泥原料放在手动轮盘上,以盘筑法手捏拍打,或者用陶制器具为内模,轮制拍打成型,脱模镶底,粘接圈足,再以软皮布条湿水抹光,用木条刻画图案,经过这些工序以后,一件陶器的泥胚便制成了,阴晾干后,便可以烧制了。

  而且,西藏的制陶方法也很有特色,它不是内地的那种窑烧,而是根据西藏独特环境孕育出的堆烧法。当陶器泥胚制好后,就要找一块空地,先铺上一层草皮牛粪,把陶胚放上去。放置的方法也有讲究,一般根据大罐套小罐、大件套小件的原则进行放置。放置后的空隙要填上草皮或牛粪,上面再覆盖较厚的一层草皮和干牛粪,四周以石板围护以保火温,用干草秸秆和牛粪引火点燃,借助自然风吹助燃,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烧制,草皮牛粪化为灰烬,而泥胚则变成陶器。

  皮革制品则是西藏人民生活中又一个离不开的用具。其中,最具典型特色的就是狐皮帽、皮大衣等穿戴用品了。据说,关于狐皮帽还有个传说,古代藏族同胞戴狐皮帽与今日的观念截然不同。古代曾有过一条法律,谁在战争中临阵脱逃而被抓获者,令其戴上拖着尾巴的狐皮帽,让他在大庭广众下亮相出丑,并接受同伴们的斥责。无疑,谁戴上狐皮帽,将是一种耻辱。这种风俗直到17世纪左右,才为当时的统治者废除。

  除此而外,在林芝地区的珞巴、门巴族的生活区内,珞巴人和门巴人自古就有穿戴皮草的传统,皮帽、皮衣、皮腰带等等,在那里,皮革制品早已融入进两个民族的文化血脉里。

  无论是陶器还是皮革制品,这些都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随着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日益发达,这些民族手工艺品也越来越受到外地人的喜爱,据此而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民族手工艺产业,使藏族同胞们的生活也在向着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陶器与皮革制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人类用陶器取水煮饭,用皮革制作衣物遮体,于是,人类文明开始发展。直到现在,陶器与皮革依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藏族人家里,这两样东西也同样是每一户人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