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收藏热点 > 收藏门槛低,年画收藏市场正在升温

收藏门槛低,年画收藏市场正在升温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8-11 09:15:52 浏览 201 次

 

    家家户户张贴年画曾经是春节期间一件重要的应景活动,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传统活动已经日渐式微,而作为旧时文化的象征,年画已经从农家的大门走进了收藏家的书斋,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收藏品。

    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代叫“纸画”,明代叫“画贴”,清代叫“画片”,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主要反映了民间百姓的生产生活,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等。新中国建立后,又增加了许多时代气息浓厚的新年画,如英雄人物、祖国建设、自由婚姻、幸福家庭、科学知识等。

    民间年画制作大量减少

    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年画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已经从早期的神祗信仰、驱邪纳祥发展为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之用。明早期的年画是由木版印出墨线,再由人工赋色完成。

    明后期,随着雕版套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年画进入盛行时期。这时,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作坊,其中又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的年画最为有名。

    自古以来,木版年画的印刷出版都是由民间出资完成的,家族式的年画印刷,使这门技艺绵延几百年而不间断。到19世纪末,现代印刷技术犹如狂飙横扫印刷业,传统的木刻年画逐渐被现代印刷年画所替代,使得传统木版年画大大衰退。

    外国美术机构看好中国年画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居环境的变化,年画逐渐退出了现代生活,转而进入收藏领域。加上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意义更是不可小觑。

    然而,由于国内对于年画收藏的认识较晚,很多人还没有留意到年画收藏的价值,所以年画被藏界视为“潜力股”,此时正是加入的大好时机。据介绍,早在17世纪,国外藏家就对中国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清代晚期以后,外国人至中国内地者渐多,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版画之乡的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俄罗斯的博物馆所藏年画甚至达到6000多张,远远超过中国的收藏量。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木刻年画的收藏也相当丰富,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人对年画的认识仍然非常局限。

    收藏门槛低 市场正升温

    目前年画在收藏市场上并不引人注意,不过年画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要远大于普通艺术作品。表现甲午战争的《炮打日本国》、表现德国修建铁路的《潍阳火车站》等都及时反映了历史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据悉,在收藏品交易市场上,有关年画的藏品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年画印刷缩样。“文革”前的年画缩样每册30元至50元。而民国时期的老木版年画一张就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张可在300元至1500元之间,至于更早的老年画,其价格就不可估量了。拍卖纪录中,成册的木版年画,折合成每一张画计算,最高价值可达到5000元。

    由于价格不高,所以年画收藏的门槛是比较低的,较容易收藏。而且从近年来年画的成交价格上看,年画的收藏市场正在逐步升温。

    2004年,广州嘉德举行的中国精品年画专场拍卖会上,珍贵的木版年画拍卖估价多在数万元,一幅明代年画《寿星图》最后拍出了7万元的高价,而另外一幅《三星图》售价则高达12万元。然而,由于年画保存困难,品相良好的精品存量不多,所以不少藏家认为,“现在的价格仍是地板价(即低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