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收藏热点 > 钱币市场的靓丽前景

钱币市场的靓丽前景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8-26 06:12:33 浏览 195 次

钱币市场,随着改革大潮应运而生。二十多年前,钱币市场仅在上海、杭州、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形成,而今,已遍布各中、小城镇,甚至延伸到了部分经济发达的乡村。滩头也由从前的游动地摊发展到现在固定的场所,炒币者中过去的“游击队”大多数变成了今天的“正规军”。

我国1984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币是较早流通的币种之一,全套3枚,面值1元∕枚。当时,发行银行要硬性配搭才能出库,就连1988年发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面值1元的纪念币,人们也不珍视而随意搁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发现这些不断发行的流通纪念币具有其超凡的魅力。诸如纪念意义:发现钱币像历史的镜子,是进步的见证,是政治、经济、文化集于一身的记录;艺术欣赏价值:发现钱币设计新颖,图案花纹精细美观,艺术性强;还有保值功能:因为钱币都是限量发行,生产后模版销毁。故此,物以稀为贵,随之币价不断攀升。如“中国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面值1元纪念币从1988年发行以1元随便兑换升到1994年的130元,1997年的850元,峰值曾达近3000元。一时间,各类流通纪念币“身价百倍”,而且成交活跃,不少集币者、投资者趋之若鹜,竞相投资。

但是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多种因素,币价飞流直下,后经历反复波折起伏,至今未能走出低迷。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面值1元的纪念币由58元跌至现在的15元,1997年7月1日发行的面值均10元的2枚一套“香港回归”纪念币,由面世初期的280元一路盘跌至目前的38元附近。真可谓是涨时惊心跌时动魄!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纪念币,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始终鲜艳夺目,不知令多少人陶醉而又迷惑。它的调整是短暂而有限的,自1999年以来,它不仅将1997年形成的850元的牢固顶部掀起,而且累创新高,至今还保持在2600元左右,依然气势不减。它为什么能够走出独立行情?因其有特殊性。首先,206万的发行量对纪念币而言是个绝对小的数字;其次,1988年在全国范围发行时,人们还没有集币观念,筹码大量地自然随机分散;再次是全国众多的银行员工又普遍按面值持有留作纪念,造成大量筹码沉淀,随着其价格的逐年上升,他们手中多余的纪念币该流入市场的早已流入了市场,剩余人均1-2枚的藏品,无论价格多么诱人,是再也难以回到市场中来的,因为相对比较富裕的群体,这么几千元的经济收入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面对这样的品牌,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拥有,所以说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沉淀,也是彻底的沉淀,其市场的流通筹码存量非常稀少,是它能够独立走强的重要原因。

整个币市能否走出低迷重振雄风,要视国家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变化而定。就目前而言,择优投资一些潜力币种乃不失明智之举,如“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的价值便日渐凸显,在目前所有的流通纪念币中,该币是市价最接近面值、溢价幅度最低的一款;该币10元1枚,是面值最大的稀有品种,且以黄白铜合金工艺铸造的流通纪念币也仅此一种,因此,具有一定的龙头效应,该币积聚的反弹动能较大。从280元下跌以来,一直未有反弹能力,目前市价仅为面世初期的13.6%,即使继续向下回落,其空间极为有限,一旦行情转暖,将产生报复性反弹,其向上空间极为宽广。1999年“澳门回归”纪念币发行,“回归”币将会以别具一格的主题风格勾画出钱币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