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收藏热点 > 老精稀金币的抗跌性来自文化价值

老精稀金币的抗跌性来自文化价值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8-26 06:13:14 浏览 159 次

  通常“老精稀”纪念币,一直是贵金属纪念币里的风向标。目前以熊猫币、孔雀开屏、三国演义、出土文物系列等为代表。“我国自1982年开始发行熊猫普制金币,由于量少,1984年至2000年的版本价格最高。”经营金银币生意20余年的张友昆向记者介绍道,2013版熊猫金币5枚全套最低时的市场价格仅为17800元,但近日已上涨至18700元,上涨了近千元。

  随后,记者在近期天津某拍卖会上了解到,一枚1995年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五十周年纪念五盎司银币,本身材质的价值为1万元,但拍得了150万元的高价。“金价再怎么波动,对这些‘老精稀’币的影响都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决定金银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发行数量。由于‘老精稀’币普遍发行量相对较小,其中相当部分早期金币没有完成计划发行数量,有些品种甚至还有相当部分被熔毁。因此,国际金价跌的时候,这些币价岿然不动,稀少的精品币更会暴涨。”然而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目前,想要收藏“老精稀”金银币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钱币分会王定祥认为,2000至2010年期间发行的金银纪念币,不仅很好地回避了“老精稀”币和“新品”、“次新品”板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这一阶段金银纪念币的发行量普遍不是很大,群众基础也好于老精稀,而且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生产工艺也比较稳定,金银币质量很少出现大的问题,价格也不是特别高,非常适合真正的收藏者和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