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典藏网 > 收藏热点 > 艺术赏析:“回归”系列金银币的正面图案

艺术赏析:“回归”系列金银币的正面图案

作者:典藏网 发布于 2016-08-01 06:56:39 浏览 278 次

很多收藏者在欣赏金银币作品时,更多地会关注它们的背面主题图案,因为这一面一般是承担诠释主题内容的责任,就像有位设计师曾经说过的,正面图案其实很不好设计,不能抢背面主图的风头,又要更压得住,还要和背面的内容、表现方法形成呼应或者对比,对表现素材、构图方法和雕刻水平都有很高要求。所以笔者在欣赏回归系列(包括香港回归系列、澳门回归系列)金银币时,也着重关注了它们的正面图案和表现方式。

首先是曾经在这个市场“一时风头无两”的香港回归系列,尽管已经发行了十余年,但笔者认为这个系列的正面图案设计得还是颇为大气,内容称得上“香港回归”这个重量级的政治纪念主题,表现形式也是端庄稳重中不乏俏皮灵秀。

天安门是皇城正门,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初始时仅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坊,后经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为重檐歇山顶城楼,改名为天安门。天安门前后共有华表四只,云龙雕柱,造型甚美,是主体建筑极好的陪衬物,使天安门显得更加威严壮丽。从新中国第一套现代贵金属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金币开始,天安门、华表就是贵金属币上的常客。因为太熟悉了,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所以在香港回归系列里,设计者独具巧思地选择换一个角度和构图手法来表现。

正面近景太多,那就用侧景。以30度右侧视角来表现天安门的建筑主体,华表立在右侧顶天立地,下端以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常见牡丹纹作为背景装饰,画面的最上方是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下方是年号“1996”。用这种构图,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带来的深沉厚重与多彩丰富。天安门虽然是画面主景,却用比较简练的线条来表现,只要把建筑外形的最重要特点——斗拱重点刻画出来就够了,右侧的华表却是刻画最繁复的部分,矗直挺拔的柱身,翔龙瑞云饰纹围绕而上,云形石斜插于顶。设计得很有想法,浮雕创作也很有水准,拿着放大镜来欣赏这个币面,在华表这部分特别下细活,就连华表柱身上的盘龙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浅浮雕的钱币工艺很好地保留了华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气象征的特点,更赋予了高洁不可渎的风华;还有牡丹纹的应用,牡丹种类繁多,以色彩绚丽、芳姿艳质、天然姣美被冠以“花中之王”,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唐宋时中华民族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币面上,华表下方的装饰背景上,特别刻划了数枝牡丹,花朵盛开,枝叶繁茂,采用花枝相交,花朵相对的对称式构图,布满币面下侧。这种隐寓深刻的表现手法将比喻、通感联想等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的特征充分发挥出来,牡丹纹极好地调和天安门和华表的历史厚重感,这种带有装饰性的构成要素不仅是图案形式美感的需要,而且是其寓意的一种视觉化表达。

香港回归系列共用这个正面图案,它与背面的伟人、香港海景、国际大都会繁华盛景等主题内容交相辉映,生动表达当时国人对于香港顺利回归的热烈自豪之情,显示出香港回归后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如巨人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伟气概。(),,有趣,有营养,有价值的文章供您参考,学习,交流,;